保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艺术课程舞台展演

  

11月9日,保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艺术类课程舞台展演。展演集声乐基础课程结业音乐会与舞蹈课程期末考核于一体,集中展现学前教育、小学教育专业学子在艺术实践中的功底与风采,以多元文化表达筑牢民族团结根基,是学院将课程思政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
保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艺术课程舞台展演(图1)

图为考核现场 林云芸 摄

此次展演将多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声乐、舞蹈等课程教学与实践,让学生在排演民族歌曲、演绎民族舞蹈的过程中,切身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,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
声乐结业音乐会以“音乐学堂”开篇,四大篇章层层递进、意境深远。“声吟情韵·歌赋心声”传递真挚情愫,“山河谣·草原与月光”勾勒壮美画卷,“诗史歌魂·华夏情长”诉说文化根脉,“众声回响·情满星河”凝聚青春力量,最终以全体合唱《我的情歌》落下帷幕。2024级学子在教师张辉、杨恩平的悉心指导下,倾情演绎《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》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》等多民族经典民歌,涵盖藏、蒙、苗等多元文化风格,歌声里既有专业的音乐素养,更有“山河同歌、民族同心”的深情共鸣,让学生在旋律中深化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。

保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开展艺术课程舞台展演(图2)

图为考核现场 林云芸 摄

舞蹈课程考核现场30多个节目轮番上演、各具特色。在林云芸、张淑婷、刘素红三位教师的指导下,学子们以灵动舞姿诠释文化魅力。藏族踢踏组合《藏风美少年》热情奔放,傣族手位组合《金孔雀》温婉灵动,蒙古族体态组合《鸿雁》悠远豪迈,古典舞《梁祝》缠绵悱恻。节目扎根民族民间文化土壤,以身体语言展现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共同体理念,引导学生在肢体表达中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。

据悉,此次展演是教师教育学院落实“实践课堂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。学院今后还将持续深化艺术实践教学改革,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,让民族团结的旋律在课堂内外回响,为培养新时代教育人才注入文化凝聚力与精神引领力。

来源:保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